广袤的草原,生机盎然,孕育着生命的无限可能。一旦遭受破坏,这片生命的摇篮便可能变成荒芜的沙漠。女性的子宫内膜同样面临这样的危机。我国著名的妇科专家关相龙教授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警示:“子宫内膜沙漠化”。这并不是一个医学术语,而是用来形象地描述严重的内膜病变所导致的内膜活力丧失和纤维瘢痕化现象。这种现象在临床中可能表现为子宫因素性不孕、流产、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随着先进的宫腔镜技术的普及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沙漠化内膜”得以被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
子宫内膜是女性身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是胚胎成长的乐土,是储存和输送精子的通道,更是孕卵着床的温馨家园。这个生命的摇篮却可能因多种原因受到损害。关相龙教授指出,医源性宫腔操作,如人流、诊刮等手术,以及病理生理因素,如感染、生殖系统结核和子宫内膜炎等,都是常见的引起内膜损伤的因素。其中,与妊娠相关的宫腔操作是最主要、最普遍的原因。
一旦宫腔手术或感染损伤了内膜基底层,可能导致上皮及间质细胞再生障碍,新生血管形成受阻,使内膜自我修复变得异常困难。严重时,可能造成子宫腔不同程度的粘连、变形、缩小等有时不可逆的损伤。据国外的研究报道,人流刮宫手术的次数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呈正比关系。这意味着,宫腔操作的次数越多,发生重度粘连的风险就越高。尤其是因为多次宫腔操作对内膜损害的累积程度增大,特别是在妊娠期间进行的宫腔操作,其影响更为显著。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关爱子宫健康,珍视每一位女性的生殖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女性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个生命的摇篮都能够安全、健康地孕育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