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随着踏秋赏景的游客们一同涌向景区,返乡探亲的热潮也在这个国庆假期达到了新的高度。随着总提出的交通强国的壮丽征程不断推进,我们见证了交通建设的辉煌成果。
在贵州贵阳的龙洞堡机场,热闹的氛围弥漫在各大租车点前。游客们刚刚下飞机便前来提车,国庆假期的租车平台的日均订单量呈现出翻番的态势,充分印证了“山高水美,自驾正当时”的魅力。
江西余干的刘晓军利用假期从浙江杭州回乡探亲,得益于去年底开通的高铁,交通更加便捷,短短“地铁连着高铁,3小时就能回家”的体验让人感受到交通发展的便利。
出境游同样火热,上海浦东的吉祥航空将窄体机换成宽体机,载客量增加了50%以上。鱼尾狮、肉骨茶,我们来了!满怀期待的旅客们飞向新加坡,享受异国风情。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假期前五天,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的旅客发送量均超过2.8亿人次,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人们畅享出行的便利,一幅流动的中国画卷在神州大地上逐渐展开。
这个国庆假期的交通运输不仅高效而且平稳。据交通运输部介绍,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19.4亿人次,平均每天2.77亿人次,创下新的出行记录。在广州南站,假期首日通宵运营,开行旅客列车数量创下新高。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节日景观前,“75”字样尤为醒目,假期前两日的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显著。服务区车流如织,客流量堪比热门旅游景区。无论是客流还是物流,都在高效运行,重点物资的运输畅通有序。
背后的支撑是不断升级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日益完善的综合运输网络。高铁的发展令人瞩目,梅龙高铁的开通运营使得梅州至广深地区的通行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更密集的空中交通大通道也让旅行变得更加轻松自由,无论目的地多远都能轻松抵达。南方航空的国际航线如桥梁般将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随着东南亚地区热点国际航线的开通加密,航空业展现繁荣景象。公路主干线的日益完善让自驾旅行变得轻松惬意。
今日之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总里程已突破600万公里,“6轴7廊8通道”的主骨架联通了全国超过80%的县(市、区),服务于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从川滇交界的高山到平原广袤的腹地,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一幅壮丽的交通画卷正在中华大地上铺展开来。无论是梅龙高铁的飞驰列车还是南方航空的国际航线航班,都在见证着中国交通的宏伟蓝图和蓬勃生机。在服务保障领域,针对高达19.4亿人次的跨区域人员流动大潮,各地区与部门面对着一场堪比“大考”的挑战。他们深挖运输潜能,充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致力于优化服务供给,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且安全的出行环境。
面对假期汹涌的客流浪潮,铁路部门展现出积极的应对策略,实行高峰运行图,热门线路、区间和时段都增加了运力投放。北京铁路局在热门方向上加大运力供给,充分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西安铁路局则在西安至华山之间增开了往返旅客列车,实现公交化的运营模式;上海铁路局加挂普速车辆,增加运能席位。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铁路日均计划开行的旅客列车超过1.2万列,这一数字充分彰显出我国铁路事业的强大运输能力和卓越的服务水平。
对于长途旅行的需求,机场运行效率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如增设值机柜台、紧急服务通道等,以高效应对出行旅客的需求高峰。就在国庆假期的前两天,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保障进出港航班超过1200架次,航班放行正常率高达96.17%,为旅客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航班的准时起降关乎着每一位旅客的宝贵时间。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各大航空公司与机场加强了信息共享,实施了航班放行协调机制,同时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全方位地提升了运行效率,确保了旅客的出行顺畅无忧。
对于选择自驾出行的旅客来说,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同样关键。在浙江宁波的沈海高速慈城服务区,新能源车如潮水般涌现。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国庆假期前夕,服务区新增了22个快充充电桩。据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的客户经理余志达介绍,近日来,服务区的双向日充电量已经翻了一番,显示出强大的充电保障能力。
面对新能源车的持续增长趋势,交通运输部门正在加密公路沿线的充电设施建设,以提升充电保障能力。截止到8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已经累计建成了超过2.88万个充电桩,为电动车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这个国庆假期,无论是人流还是物流都畅通无阻,展现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中国。交通作为经济的脉络,正在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连接着每一个角落,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