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地铁发生了一起令人动容的事件:一名乘客因贫血突发不适,地铁紧急停车2分钟以助其稳定。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广大网友对贫血的关注和热议。那么,究竟什么是贫血?又该如何识别其症状?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患上贫血呢?
上海市疾控中心对此进行了解释。铁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当体内铁元素缺乏时,血红蛋白的合成会减少,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导致我们所说的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的主要职责是运送氧气,其合成减少会导致血液供氧不足,使人们感到乏力疲倦、身体虚弱、气短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短暂性的晕厥。当我们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铁元素。
关于补铁的传闻,上海市疾控中心也给出了明确的解答。虽然铁锅炒菜可以蹭下一些铁锈,但这些铁是无机铁,人体对其的吸收效率极低,仅有3%以下。那么,是否可以通过食用红枣和菠菜来补铁呢?实际上,红枣的食用量有限,一天几颗并不能有效补铁;而菠菜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其生物利用率也很低。
那么,哪些食品才是真正的补血“神器”呢?上海市疾控中心表示,动物全血中的铁是血红素铁,其吸收率高达20-25%,是所有食物中最高的。禽畜肉类也是血红素铁的良好来源。
为了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上海市疾控中心建议成年人群每日摄入15-20mg的铁。这一摄入量大约相当于食用200g的猪血或90g的猪肝。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孕妇这些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建议在日常膳食中每周摄入1-2次的猪血或猪肝,每次50-100g,以补充足够的铁元素,维护身体健康。
这一事件不仅提醒我们要关注贫血这一常见的健康问题,也让我们了解到哪些食物是真正的补血佳品。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健康,预防贫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