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污水中的隐形威胁,眼睛感染微孢子虫角膜炎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不小心接触到污水,这看似平常的行为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一旦眼睛不慎接触到污水,微小生物的入侵可能导致严重的眼部疾病——微孢子虫角膜炎。这一疾病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将对视力造成极大损害!专家提醒,某些日常活动,如游泳、戴隐形眼镜、园艺工作等,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近日,一名在建筑工地工作的杨先生因清洗外墙的污水溅入眼中,虽取出异物仍感不适。他先后就医,经过DNA检测最终确认为微孢子虫感染。台北荣总医院眼科部专家表示,微孢子虫是一种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微生物,当眼睛接触到含有这种微生物的污水时,就可能感染角膜炎。初期症状与急性结膜炎相似,但治疗却大相径庭。使用类固醇眼药水会加重病情。
户外公共泡脚池是微孢子虫感染的一大隐患。研究指出,户外公共泡脚池的微孢子虫阳性率高达50%,而室内个人池的阳性率较低。这提示我们,污染源可能来自土壤或其他受污染的环境水源。民众在户外活动时应特别注意保护眼睛,避免接触土壤污水。
除了户外公共泡脚池,游泳、戴隐形眼镜、园艺工作、洗鱼池、用地下水洗脸以及草地嬉戏等活动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门诊发现,许多患者因初期症状与急性结膜炎相似而接受错误治疗。对于这类患者,医生应特别关注其是否有土壤污水的接触史,以便及早确诊并正确治疗。
微孢子虫角膜炎的治疗取决于感染程度。大多数感染位于角膜表皮,可以通过刷除受感染上皮来治愈。深层感染则较难治疗,严重时需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保护眼睛,远离污水污染至关重要。让我们提高警惕,正确应对,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注: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由网友『鱼塘总裁』,未经本站核实,请读者自行研判。如发现侵犯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