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疫情热点及防控进展
近期,H5N1禽流感病毒再度引发广泛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发出警告,强调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哺乳动物中的蔓延趋势不容忽视。我国科研团队正密切关注病毒新变种——2.3.4.4b分支的动态,并积极加强监测工作。这种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家禽损失,同时威胁到禽类产品供应链的稳定。
而在国内,另一类禽流感病毒H7N9也引发了关注。江苏省疾控中心公布的一起感染案例显示,H7N9病毒在特定情况下具备有限人际传播能力。虽然国家卫健委表示这一案例并未改变对H7N9公共卫生风险的原有评估,但各界仍需要保持警惕,加强主动筛查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广西南宁,一名H10N3禽流感危重症患者经过治疗后成功康复,为这一亚型病毒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之光。
二、国际疫情输入风险与应对策略
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际疫情输入风险日益加大。香港地区因应美国纽约州暴发的H5N1疫情,已决定自2025年3月12日起暂停从该州及周边地区进口禽肉及禽类产品。与此韩国和日本的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导致鸡肉和鸡蛋价格飙升,日本农林水产省甚至警告可能打破历史感染纪录。在这种背景下,土耳其开始向美国出口鸡蛋以缓解供应链压力。这些都充分说明国际间的疫情动态对国内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三、科研进展与预警
科研是防控疫情的关键。上海复旦大学的团队发现,H5N1病毒对哺乳动物的适应能力有所增强,这引发了人们对该病毒潜在人际传播风险的担忧。美国华盛顿州某动物保护区的20只猫科动物因感染禽流感死亡,这一案例提醒我们,禽流感对非禽类宿主的威胁同样不容忽视。全球科研团队正紧密合作,加强对各类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和研究,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面对这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我们不仅需要的努力,也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同抵御疫情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