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那句深情誓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源自《邶风·击鼓》篇。这句话如同古老的琴音,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至今仍然激荡着人们的情感。
一、词义释义
“契阔”二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契”字意味着聚合,“阔”字则代表离散。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的“契阔”,描绘出人生中的聚散离合,无论是生死离合,都代表着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而“成说”则是双方许下的坚定承诺,是在动荡的世界中,彼此心灵的寄托和依靠。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的是战士出征时与战友的离别场景,反映了战争年代的流离和生死无常。这些战士,在面临生死未卜的战场时,彼此携手,共同抵御战争的残酷。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如同磐石般坚定,而这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则是他们互相扶持、共抗命运的誓言。
三、后世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诗因其真挚的情感,逐渐被后人引申为爱情的誓言。尤其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这句诗被赋予了更多的浪漫色彩,成为了表达夫妻或恋人之间深深情感的语句,寓意“不离不弃,相伴终老”。
四、争议辨析
虽然有些注解认为“契阔”有“辛苦”或“久别”之意,但主流观点仍然坚持“聚散离合”的解释。在理解这句诗时,我们需要注意原诗的历史背景和浪漫化解读之间的差异。原诗中的情感是深深的战友之情,而在后世的引用中,则更多地被用来表达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
无论是原诗中的战友之情,还是后世的爱情解读,这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都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和坚定的承诺。它像一首永恒的歌,穿越历史的长河,激荡着人们的情感,成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