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位大四学生以薇娅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结果遭遇研究对象“翻车”的离奇经历,这个故事揭示了学术研究选题过程中的现实风险及其应对策略。故事发生在去年冬季,某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苟华(化名)已经完成了论文的近九成进度。他计划以薇娅直播带货的影响力为例,运用5W理论分析其对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的深远影响,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就在距离答辩仅剩九天之际,薇娅因偷税漏税被全网封禁,这无疑给苟华的论文写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苟华迅速与导师取得联系并进行了沟通。在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制定了双重预案以应对这一突发状况。如果决定不换题,他们将把薇娅的偷税事件作为新的论据补充到论文中,分析其对直播带货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如果需要换题,他们将考虑以李佳琦等其他同类主播作为新的研究对象,但这也意味着需要延期答辩。
这一事件并非孤例,之前就有学生以王力宏为研究对象时遭遇类似困境。这些案例都凸显了选择公众人物作为研究案例的潜在风险。不论是名人还是网络红人,他们的行为和命运都可能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瞬间改变,这对于围绕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学术规范的角度来看,导师提出的建议体现了合理的学术态度和方法论。导师建议苟华保持原有的分析框架不变,同时补充负面案例的做法既能够避免前功尽弃,又能体现出研究的批判性思维。这也提醒了广大学生在选题时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丰富性和典型性,更要考虑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预先设计备选方案也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策略之一。这次事件不仅是对苟华个人的一次严峻考验,也为广大学生的学术研究选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