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女儿为已故父亲按时交话费被停机

  • 生活知识
  • 2025-08-19 11:15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江西俞女士纪念父亲手机号遭遇停机事件背景及争议焦点

在江西,俞女士在父亲去世后为了保留一份纪念,每月按时为其手机号缴费。在2022年,她发现父亲的号码被中国电信以“60天以上未通话”为由停机。这一举动在扣除最低消费的让俞女士失去了一个与父亲联系的特殊通道。

事件背景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与坚持。俞女士的行为不仅是对父亲的怀念,更是对亲情的一种执着。当她想要继续保留这份纪念时,却遭遇了电信运营商的停机通知。

争议焦点首先落在合规性上。律师指出,运营商在未提供服务的情况下扣费属于不当得利,应依法返还费用。《合同法》强调的平等自愿原则在这里似乎被单方面打破,运营商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

除此之外,人性化缺失也是用户们普遍反映的问题。俞女士的手机号对她而言,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更是她与父亲之间情感的纽带。运营商在处理此类特殊事件时,是否应该特事特办,显然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电信运营商的回应中,中国电信将其解释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他们声称已经发送短信提醒用户进行二次实名认证,并最终为俞女士恢复了手机服务。用户质疑在停机期间仍扣费的做法并不合理。

类似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屡见不鲜。比如江苏扬州的一位盲人老人,因为无法完成“睁眼刷脸认证”而被营业厅拒办业务,这也反映出服务流程在某些情况下缺乏特殊群体的适配性。

此类事件不仅揭示了运营商在风险防控上的不足,也突显了用户权益保护与个性化服务之间的平衡问题。电信运营商需要在规则透明度和人性化服务机制上做出更多努力,确保在满足安全需求的不忽视用户的情感需求和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这不仅是对用户权益的尊重,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