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12月起,我国正式实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这项重要的考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人事部共同策划和组织,每年如期在6月中旬进行,考试地点通常设在各大省会城市。这一制度为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设立了两个级别的考试路径:
初级资格:此级别考试包含两科,分别是《质量专业相关知识》与《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成功获得此级别的认证后,考生将有资格被聘任为工程技术员或助理质量工程师。
中级资格:这一级别考试包含《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与《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考生成功取得此资格后,不仅具备了担任关键质量岗位的能力,同时也有资格被聘任为质量工程师。
随着在2014年发布的新政策,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被取消。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该职业的忽视或轻视,相反,原有的资格认证仍然被作为聘任工程系列质量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此后,我国的质量人才评价体系逐渐向职称制度改革转变。为了响应这一变革,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始推出替代性的培训认证项目。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在2024年推出的《质量管理工程师(QME)职业技术证书》,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现行的质量相关资格认证需要结合行业具体需求进行解读。部分企业或机构可能会参考历史考试标准,或采用新的认证体系进行人才评价。对于想要在这一领域发展的人才来说,不仅要关注整体的行业趋势和政策变革,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