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定主张政治外交解决大方向
中方始终秉持对话协商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军事手段和单边制裁。王毅外长在近期举行的中俄伊三方会晤中,明确提出了“政治优先”的主张,并强调军事冒险只会将各方推向零和博弈的深渊。
中方坚定维护2015年达成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认为它是解决当前危机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呼吁各方严格遵守协议框架,平衡履行国际义务与权利。
二、积极推动复谈机制建设
中方建议建立“可核查、可逆、分阶段”的互信机制,推动解除制裁与核活动受限同步进行。傅聪代表在安理会上的发言,强调了双方相向而行的重要性,并呼吁通过早期收获来积累复谈的动力。
中俄伊三方在北京会晤中达成联合声明,强调《不扩散条约》的重要性,支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尊重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这些努力展示了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三、明确责任与秉持公平原则
中方指出,美国作为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应率先解除对伊朗的非法制裁,停止“极限施压”政策,为复谈创造实质条件。我们坚决反对双重标准,强调国际社会应秉持公平公道原则,纠正破坏《不扩散条约》的行为。
耿爽代表的发言,批评了美英澳合作可能带来的核扩散风险,进一步强调了公平原则的重要性。
四、致力于构建地区安全环境
中方主张通过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来解决地区分歧,并反对将伊核问题与地缘政治议程挂钩。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对话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王毅外长在三方会晤中提出的“权利与义务动态平衡”理念,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完善核能技术转让机制、破解核查僵局提供了新思路。中方通过多边会晤、安理会发声等渠道持续斡旋,展现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
虽然当前局势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但中方仍然坚信,通过对话和合作,仍存在达成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机遇窗口。我们将继续秉持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为推动全球和平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