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主播“超级小桀”与拼多多的砍价风波
在2022年3月17日的某个午后,斗鱼的一位知名主播“超级小桀”在直播间发起了一场颇具话题性的活动。他尝试参与拼多多的“砍一刀”免费领手机活动,并邀请直播间的观众一同参与,瞬间吸引了6-7万人的关注,实际参与人数更是达到了数千。
这场砍价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然而当直播间内的观众热情高涨,看着砍价进度已经接近完成的99.98%时,却似乎陷入了僵局。尽管小数点后六位仍未完成,但砍价的难度似乎陡然增加,让人不禁产生疑惑。随后发生的事件更是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客服的电话被纷纷挂断。
当晚,主播账号收到了一张意外的惊喜——“0.01元购手机”的无门槛优惠券。商品虽在次日送达,但这场砍价风波似乎已经点燃了公众对拼多多活动透明度的质疑。
面对这场风波,拼多多迅速做出了回应。他们首先澄清,活动其实是成功的,主播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砍价并获得了商品。但对于为何在直播间显示砍价未完成,以及为何下播后自动显示成功,拼多多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只是强调整个流程都是符合规则的。
对于参与人数的问题,拼多多则表示,实际参与的人数并非直播间的数万人,而是主播的QQ群友。他们指责有传言称参与人数为“上千人”到“6万人”的消息存在蓄意推动热点的嫌疑。在法律层面,拼多多表示已经完成证据保全,并强调此次事件被歪曲为不实热搜。他们也明确表示将优化未来的活动规则。
主播“超级小桀”对此事件也给出了反馈。他承认实际参与的人数为数千人,但对砍价的机制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拼多多可能在舆论的压力下选择了“补发”优惠券。而公众对此事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拼多多的砍价算法上,尤其是那些关于“进度条小数点后六位”的设计被质疑有诱导用户持续拉新的嫌疑。
还有相关的法律案例显示,拼多多曾在其他诉讼中解释过“砍价进度条”的显示问题。在这次事件中,拼多多未完全消除公众对活动透明度的质疑。这也提醒着各大平台,在设计活动时需要更加明确规则,避免因算法的不透明而引发的信任危机。此次事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思的机会——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网络活动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这场砍价风波背后又揭示了怎样的社会话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