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非洲,有一位富商名叫阿里。2008年,因生意繁忙无法照顾自己的儿子巴比,他决定将年仅四岁的巴比托付给中国的司机盛晓阳。不久之后,盛晓阳与妻子商议后决定将巴比交给自己的母亲盛美娟抚养。阿里留下的背影成为了盛美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盛美娟为巴比取名为“盛天一”,寓意着新的开始和无限的可能。
盛美娟的家境并不富裕,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维持生计。面对外界的异样眼光和户口难题,她始终坚守抚养巴比的决心。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当地教育局的协调,盛天一终于获得了借读资格,并在2018年正式落户中国。这段旅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盛美娟从未放弃。
随着时间的推移,盛天一逐渐融入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他在兰溪市蜀山中学完成了高中学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热爱。熟读《论语》的他,与同学相处融洽,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的心中早已将自己视为“中国人的子孙”,言行举止完全本土化,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2024年9月,盛天一迎来了人生中的新篇章——他成功考入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计划毕业后努力工作,回报养育之恩。他多次公开表示:“奶奶养我长大,我养她到老。”这是他对盛美娟的承诺,也是他对未来的期许。
盛天一与盛美娟之间的情感深厚,如同血脉相连。他们共同度过的每一个瞬间都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珍贵的记忆。常帮奶奶做家务的盛天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盛美娟的感激之情。他们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纷纷追踪报道他们的故事,网友纷纷称赞这份跨越种族和血缘的亲情,评价道:“比亲孙子还亲。”
回顾这段不平凡的经历:2008年,巴比被遗弃,盛美娟开始抚养;2018年,巴比正式落户中国,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2022年,他的高中生活引发社会关注;2024年,他考入大学,开启人生新阶段。这段故事不仅展现了人性善意跨越国界的力量,也折射出中国基层家庭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