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速仪:高速公路上的速度与真相
当你在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是否曾对测速仪的准确性产生过疑惑?最近,不少网友反映车速表与高速上的测速仪显示的速度存在出入。究竟是哪个设备出了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问题的真相。
我们来了解一下国内常见的测速方式。目前,线圈测速、雷达测速和激光测速是较为常见的测速方式。其中,线圈测速需要开挖路面埋设线圈,工程量较大,后期保养也不方便,因此应用较少。雷达测速则因其广泛的覆盖面积,成为智能交通多车道测速的优选。而激光测速仪,因激光束面积小,需要精准瞄准,不太适合多车道测速,且价格较高,因此在国内使用相对较少。现在国内主要采用雷达测速仪。
对于高速上的测速仪,其误差非常小。固定测速仪的误差为±1km/h,移动测速仪的误差为±2km/h。为保证测速准确性,高速上的雷达测速仪有多种安装方式。它们安装在路边固定立柱上、立杆的横架上,甚至警车的车顶上。不同的安装方式可能会存在夹角误差,但一般控制在10度以内。部门会考虑仪器误差,并将测速仪的起拍速度略高于限速值。
那么,为什么车速表上的速度与测速仪测到的速度会有出入呢?我们了解一下车速表的工作原理。车速表通过指针摆动显示汽车行驶速度,其指示误差可能来源于制造工艺、装配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磁性元件的磁性变化等。
车速表的校准也是确保速度准确的重要环节。主要有道路实验法和室内台架实验法两种校准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检测出车速表的指示误差。
至于高速公路上的测速仪如何测速以及有效距离,其实测速仪的有效距离与其安装位置、雷达波的扩散角度等因素有关。雷达测速仪的有效距离是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
测速仪和车速表都有可能出现误差,但误差都非常小。如果你在行驶过程中发现两者显示的速度有较大差异,建议及时进行校准,以确保行驶安全。也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速度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