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落实“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的战略目标下,中国正通过种业创新、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三大支柱,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实现粮食产能与质量的双提升。
一、种业创新,铸就核心
种源是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中国深知种子之重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个种业创新高地。中原农谷、南繁硅谷等区域正成为引领全国种业发展的领头羊。中原农谷不仅累计培育出161个新品种,徐州农科院更是建立了全球领先的甘薯种质资源库。海南的“南繁硅谷”已经成为一个集科研、育种、推广于一体的平台。河南小麦的制种面积达到1亿亩,其推广品种已覆盖全国。良种的推广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二、科技赋能,全产业链焕新
在科技支撑方面,智能农业装备的普及与生产模式的革新正在引领农业进入新时代。陕西渭南运用北斗导航精播机,提升了播种质量。而在河南浚县的智慧农田,5G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墒情监测与无人机的精准作业。全自动穴盘育苗技术在新疆玛纳斯县得到应用,效率提升了三倍。植保机的使用,使得江苏泗洪县的夏粮增收有了保障。科技的力量正在渗透到农业的每一个环节,为产业链的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制度保障,安全无忧
在制度保障方面,中国坚持产能提升与减损并重。实施了新一轮的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作技术改良。也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坚持耕地红线保护与粮食节约减损并举。通过一系列措施,如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降低损耗,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国正以科技驱动“藏粮于技”,通过种源自主创新、数字技术融合和系统化政策保障,全方位守护大国粮仓安全。这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展示了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决心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