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丰巢智能柜超时收费的回应,中国消费者协会表明了其坚定的立场和关切,主要观点如下:
一、基本立场明确
智能快件箱服务作为小区的一项公共服务,其设立本身就消耗了小区公共资源。在合理的保管期限内,比如常见的12小时,不应向消费者单独收取服务费用。对于超过这个期限的使用,其收费标准应当参照公共服务价格的管理方式来确定,而非单纯由市场自由定价。
二、收费机制需透明且公正
对于超过保管期限的快件,丰巢智能柜需要设立清晰、明确的收费标准,并且必须在事前与消费者一对一沟通,获得他们的明确同意。收费标准的制定不应只考虑企业的利益,而应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三、治理机制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智能快件箱服务涉及多个主体,包括物业、运营者、快递企业以及电商平台等。为了保障公共利益,需要各方共同参与,进行综合监管和共同治理。小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应当畅通消费者的意见表达渠道,确保消费者的监督权和建议权得到保障。
四、消费者权益不容忽视
尽管智能快件箱带来了便利,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比如,快递员未经允许就将包裹放入智能柜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部分快递柜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制关注公众号、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也亟待规范。这些都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潜在威胁。
五、对事件的后续调整提出看法
丰巢智能柜在争议发生后虽然调整了规则,推出了“首两次超时取件不收费”的措施,但公众的质疑并未完全平息。对此,中消协强调,智能快件箱作为快递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发展和运营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根本动力。也需要找到商业运营和公共服务属性之间的平衡点,确保既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营需求,又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消协的回应充分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对丰巢智能柜的服务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