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关于乘客穿着“非日常服饰”进站的政策与回应
近期,一起关于女子cosplay角色被拦事件在上海地铁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针对社会各界的关注,上海地铁对乘客穿着“非日常服饰”进站问题进行了明确回应,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执行标准。
一、政策依据
上海地铁的核心原则在于,我们并未明文禁止乘客穿着“奇装异服”。乘客在乘坐地铁时,需以“不妨碍公共安全和秩序”为前提。我们鼓励乘客正常穿着汉服或cosplay服饰进站,但任何带有宗教、恐怖、低俗元素的夸张装扮,或可能引发他人不适的妆容/饰品,都是不被允许的。
二、执行流程
为了确保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我们的安检人员会在初步判断乘客的装扮是否属于“非日常服饰”。如果安检员认为有必要,将会劝阻乘客并要求其调整(如摘除特殊饰品)。如果乘客不配合或引发争议,安检员会呼叫民警进行身份核查,并告知其需承担引起围观或扰乱秩序的责任。
三、争议与解释
关于“非日常服饰”的界定,确实存在模糊性。这主要由现场民警和安检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至于法律依据方面,《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主要规定了一些具体的禁止情形,如赤脚、赤膊、油污衣裤等,并未明确提及服饰类型。相关劝阻行为是基于公共秩序维护的柔性管理。
四、典型案例及重申
2024年1月7日,一名cosplay乘客因头戴类似“符咒”的帽子被拦下。在民警的劝说下,该乘客摘下了饰品并被放行。上海地铁在此重申,此类情况属于个案,并非全面禁止cosplay。我们理解并尊重每位乘客的个性表达,但前提是不影响公共安全和秩序。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回应和政策的明确,能让广大乘客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工作和服务宗旨。上海地铁始终致力于为广大乘客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我们也希望每位乘客在享受地铁服务的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