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音乐综艺节目逐渐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焦点。从线下久违的演唱会到线上多样的音综,音乐始终贯穿着人们的情感与生活。音综市场的发展似乎遭遇了一些困境。
音综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数量增多的趋势,说唱类、翻唱类、国风类等题材纷纷涌现,各家都在尝试新的方向。真正能够破圈的节目却寥寥无几。近期,《来看我们的演唱会》等节目引发了广泛关注,但观众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有的观众认为节目让他们重温了久违的演唱会,而有的观众则认为这些节目内容大同小异的背后存在着明显的剧本痕迹。
业内专家指出,音综市场几十年来存在同质化严重、观众审美疲劳等现实问题。当前音综更大的问题在于形成了固定的套路,缺乏创新。业内专家建议音乐慢综艺可能是下一个风口。即便是在推出的节目中,虽然主打演唱会形式,但仍然保留了竞演综艺的淘汰制和投票环节。与此正在热播的另一档音综《我们的歌》也被观众吐槽剧本痕迹过于明显。
知名乐评人卢世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的音综问题在于“换汤不换药”,套路永远都是一样的。他认为今年的音综几乎没有一个能够激起大的水花,除了《声生不息》。他提到,音综难以出圈的原因还包括音乐资源被开发殆尽以及歌手阵容缺乏新鲜感。观众对于歌手和曲目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对于节目的新鲜感逐渐减少。这也导致许多观众对于音综的热情逐渐减退。某些改编只是为改编而改编,缺乏真正的创意和,这也让观众的期待逐渐降低。
当前音综市场面临着创新不足、观众审美疲劳等问题。为了突破困境,音乐综艺节目需要跳出固定套路,寻求新的突破口。除了尝试新的节目形式外,还可以注重挖掘新的音乐资源、引入新面孔的歌手以及加强的创作和推广。制作方也需要更加关注观众的需求和口味变化,与观众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音综市场的持续发展并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作为行业从业者或爱好者来说,我们期待着音乐综艺节目能够不断创新并带来更加精彩的内容。隐退者出山,期待“慢综艺”成音乐综艺新风向
近期,《时光音乐会》的嘉宾阵容一经官宣,立即引发了广泛关注。孙悦、田震、阿杜、梁咏琪等歌手的名字,如同久旱逢甘霖,为音乐界带来了新的生机。这些歌手平日里鲜有消息,尤其是孙悦和田震,退隐多年后再度出山,登上综艺节目,无疑增加了节目的新鲜度和期待值。
对于音乐综艺节目来说,邀请到这些难得的艺人,无疑是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但节目最终的效果如何,能否激起广大观众的水花,还需要看节目的策划和安排。节目的制作团队必须精心设计和布局,因为单纯的明星效应并不能保证节目的成功。歌手自身是否具备强烈的综艺感,能否适应综艺的舞台也成为关键。一个优秀的歌手不仅要拥有出色的作品和唱功,更需要具备与观众互动的能力,以及在综艺舞台上展现自己多面魅力的技巧。
综艺舞台对于歌手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个平台上,歌手可以展现自己的多面性,可能会因此收获更多的好评和粉丝。但也可能因为表现不佳,而降低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好感度。这也是很多艺人对于综艺节目持谨慎态度的原因之一。想要通过综艺节目走红或翻红,对于歌手来说更像是一场“赌局”。
值得一提的是,资深唱片企划周倍表示,未来的音乐综艺节目可以尝试走“慢综艺”的路子。去年芒果TV推出的《时光音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节目不仅关注音乐表演本身,更关注音乐背后的故事,呈现出一种治愈感的氛围。无竞技、无PK、无紧张赛制的设计,让节目更显轻松和温情。对于即将播出的第二季节目,周倍表示充满期待。
市场环境及政策的影响也使得音乐综艺节目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来看我们的演唱会》因种种因素一季只有5期,但这并未阻止从业者们的和创新。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部副总经理邱越曾表示,尽管成本高昂、出圈不易,但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不会停下脚步。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是现在的唯一出路。
也有媒体人建议,音乐综艺节目或许应该暂时放缓节奏,避免盲目跟风或上马项目。从业者也应当静下心来充电、跨领域学习新的经验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到新的突破口。未来音综走向何方还需拭目以待。(寿鹏寰报道 北京青年报)音综何以受到欢迎?市场又如何解读这一风潮?这一切的背后又是怎样的力量在推动?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原因和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音综为何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