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日常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身体的一些微妙变化,如贫血、出血或倦怠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状,却可能是身体内部造血系统发出的警报。医师指出,这些症状的出现,尤其是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可能意味着化生不良症候群(MDS)的出现,甚至可能发展成急性白血病。
每年的10月25日是“MDS世界关怀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众多医师纷纷呼吁,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要重视血液健康,防范血液危机。血液病学会秘书长、台大医院的相关医师表示,化生不良症候群是造血系统的一种疾病,由于细胞老化、基因突变等原因,导致干细胞无法正常分化,造血功能异常。这种疾病可以说是急性血癌的前驱病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干细胞的前驱癌病变特性让MDS成为血癌的潜在威胁。根据医学研究,高危险人群可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恶化为急性白血病。台大医院门诊曾收治的一名患者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名患者因为忽视早期症状,导致病情恶化,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治疗,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生活。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化生不良症候群好发于男性以及60岁以上的中高龄人口,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尽管年轻人和儿童也有可能发病,但中老年人群的风险更高。早期症状包括贫血、疲劳、倦怠等,由于症状不易察觉,往往等到病情恶化时才被察觉。
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制定方案。轻度患者可以通过输血、血球生长因子、抗生素治疗等方式进行控制。但较严重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更为激进的治疗方式。近年来,“迷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为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面对身体的各种变化,必须提高警觉,重视身体发出的每一个警讯。定期的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的关键。即使被诊断为化生不良症候群,也不必过度恐慌和忧虑。现代医学已经为此类疾病提供了多种治疗方式,只要积极配合医师治疗,仍有可能战胜血液疾病,共创幸福人生。
除了医学治疗,我们还应该注重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毕竟,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拥有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在这个特殊的“MDS世界关怀日”,让我们一起关注血液健康,防范血液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