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都市的年轻父母对“音乐胎教”极为热衷,都希望能孕育出智力超群的“神童”。为此,许多孕妇会每天让胎儿聆听胎教音乐磁带。这一做法可能走入误区,尤其是不合格的胎教音乐磁带,可能会给未出世的小宝宝带来一生都无法挽回的听力损伤。
这背后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精卵结合在子宫内发育成胚胎时,父母的智力遗传基因早已嵌入胎儿的核酸之中。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链上,包含了所有生物遗传基因,这其中就包括了胎儿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和智力等方面的基因。这些基因遵循着严格的遗传密码进行自我复制,使得后代展现出与亲代相似的特征。单纯地让胎儿听音乐并不能改变智力遗传密码,也无法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
如果让胎儿过度、不恰当地听音乐,尤其是那些音频高达0~5000赫兹、声能过大的音乐磁带,反而可能对胎儿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损害其听力。当孕妇直接将传声器放在腹壁上让胎儿听音乐时,声波无阻碍地进入母体内,容易使胎儿的内耳基底膜上的短纤维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而受损。轻则导致出生后听力减退,无法欣赏高频声音,严重者甚至出生后即丧失听力,永远陷入无声世界。
那么,是否意味着不需要进行胎教呢?并非如此。优生优育的专家指出,传统的母教式胎教是科学的、符合优生的。这涉及到在孕期保持情志养生,拥有乐观豁达的心态,保证充足睡眠和膳食结构平衡,进行适度运动锻炼,避免不良嗜好,注意卫生防病,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只要加强孕期自我保健,就有可能生育一个身心皆优的小宝宝。
至于哪些音乐最适合胎儿,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莫扎特的曲子因其节奏接近人心而最适合胎儿;有人通过实验发现胎儿更喜欢低沉的声音如大鼓。另一种看法认为胎儿主要懂的是节奏,而且他们在羊水中听到的音乐并不清晰。胎教最重要的不是给胎儿听音乐,而是通过音乐让孕妇获得宁静、愉悦的感觉,保持规律的心跳和愉悦的心情。所谓的“音乐胎教”,其目的更多是在稳定宝宝的性情,而非直接提升宝宝的音乐天赋。许多经历过的孕妇表示,常听音乐的宝宝在出生后比较好带,不易无故夜啼。
在此提醒每位孕妈妈,在享受胎教的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注重各种胎教方式的结合。为了宝宝的健康和妈妈自身的舒适,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想了解更多信息请进入育儿频道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