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炎是一种肩部外侧疼痛的无菌性炎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臂外展外旋时的疼痛加剧以及关节活动受限。在临床实践中,常将其与肩部的其他病变如关节、韧带、肌腱等归并于肩周炎范畴进行治疗,但这样的治疗方式缺乏针对性。部分患者在长时间的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滑囊壁内粘连,甚至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湖北中医杂志》在2004年第26卷第4期上报道了孙巧玲医生采用透刺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取得的显著成效。
孙医生的透刺法主要穴位包括巨骨透肩髃和肩峰下的痛点透巨骨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坐在位,将患肢置于桌面上,尽可能使其呈外展位。局部消毒后,医生会使用30号2.5寸的毫针进行透刺,并使用电针仪和艾灸进行辅助治疗。针对不同症状,如肩痛向三角肌止点放射者,会向上斜刺臂臑;对于继发于冈上肌腱炎的患者,则会斜刺肩井至冈上肌。每天进行一次治疗,一个疗程包含十次。
孙医生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她的病例中,治愈者有28例,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且在半年内未复发;显效者有14例,症状体征消失,但在劳累时患部会有轻微疼痛,休息后疼痛会消失。还有6例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恢复超过50%,但在半年内有复发的情况。没有一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达到了100%。
肩峰下滑囊位于三角肌下面和冈上肌上面,其功能是保证肱骨大结节进行外展活动。当肩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撞击时,可能会导致急性肩峰下滑囊炎,也可能继发于慢性冈上肌肌腱炎。这些病症在中医学上多因外伤或劳损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孙巧玲医生指出,透刺法能够针对病变发生的具体解剖结构进行选穴透刺,使针感直接到达病所。对于急性肩峰下滑囊炎,透刺法见效快、治愈率高。若患者已经出现粘连,可在透刺时做适当的外展活动,有助于松解粘连部位。
肩峰下滑囊炎虽然可能影响到其附近的多种组织,但临床上以冈上肌受累为主。透刺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透过病变的周边部位,促使炎性渗出液吸收,加速炎症恢复,防止粘连的产生。这一治疗方法对于冈上肌的影响尤为显著,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和与周边组织的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