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的奥秘
在当下社会,不少80、90后的宝爸宝妈们可能未曾听说过新生儿溶血病,甚至有些人对其名字感到陌生。新生儿溶血病并非罕见,其症状和影响值得每位家长深入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健康之家的心脑血管网小编的脚步,共同揭开新生儿溶血病的神秘面纱。
一、新生儿溶血病,究竟是何方神圣?
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疾病。当胎儿由父亲遗传来的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合时,进入母体后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可能引起胎儿的红细胞破坏,从而导致溶血。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黄疸、贫血和胎儿水肿等。
二、黄疸: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信号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黄疸出现较早且迅速恶化。Rh血型不合的溶血患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皮肤即出现明显的黄染。而ABO血型不合的溶血则在产后24小时内发生黄疸的比例约为40%,48小时内则增至50%-70%。除了黄疸出现较早以外,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也是其特点。这些症状都提示家长要尽早带宝宝就医检查。
三、贫血:不容忽视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病时,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贫血。Rh溶血可能导致严重贫血,伴随肝脾肿大,甚至引发心力衰竭。而ABO溶血约有1/3的患儿会出现贫血症状。家长在宝宝出现黄疸及黄疸消失后,都应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贫血迹象。
四、胎儿水肿:重症表现需警惕
重症Rh溶血的新生儿可能出现胎儿水肿,表现为全身浮肿、苍白、皮肤瘀斑,甚至胸腔积液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疾病的严重表现,家长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
五、核黄疸:影响智力和听力发育
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引起急性胆红素脑病,形成核黄疸。核黄疸可能导致手脚徐动、智力和运动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和釉质发育不良等。这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严重并发症,家长应高度重视。
为了宝宝的健康,每位家长都应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知识。定期给宝宝做身体检查,如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新生儿溶血病虽有其严重性,但只要家长保持警惕,及时就医治疗,大部分患儿都能度过难关,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