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心房颤动 中风风险增5倍

  • 生活知识
  • 2025-04-18 05:48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心房颤动:中风风险骤增,患者需警惕

尽管这是一个暖冬,但日夜温差之大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近期,各大医院中风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其中以心房颤动引发的中风最为常见。台北马偕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傅维仁特别提醒心房颤动患者:必须严格遵照医师指示服用药物,任何擅自停药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就在不久前,一名40多岁的男性在夜晚突然半身瘫痪,语言功能受损,紧急就医后被确诊为脑中风。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他心跳频率异常,患有心房颤动,属于中风的高危人群。

傅维仁指出,心房颤动的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患者在中风送医急救后才发现心跳频率异常。令人担忧的是,在接受治疗的房颤中风患者中,高达六七成的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却因为传统抗凝血药物的副作用较大,影响了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中风的风险。

传统抗凝血药物虽然历史悠久,但其使用禁忌较多,容易与其他药物、食物产生交互作用,增加出血风险。患者需要定期回诊、抽血监测,并频繁调整剂量。为了更好地照顾患者,台北马偕神经内科五年前专门设立了“抗凝血特别门诊”。

傅维仁表示,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几乎不会与其他药物食物产生交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率极低,患者无需频繁回诊抽血,这大大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考虑到心房颤动患者常伴随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药物依从性尤为重要。新型口服抗凝血剂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如一天一次、一天两次等,患者可以与医师讨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剂型。

傅维仁强调,心房颤动患者的中风风险比一般人高出五倍,心脏衰竭的风险多三倍。一旦中风,死亡率比其他原因的中风患者高出六倍。这是因为心房颤动患者的中风部位以颅内动脉为主,不仅住院时间长,失能状况更严重,死亡率也更高。如果大脑左侧血管出现问题,除了肢体瘫痪,还可能引发失语症,康复时间更长。民众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已经确诊的心房颤动患者更要按时服药,以免发生遗憾。

由网友『如若有你』至本站。若您觉得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判断。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