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献血与用血的相关争议,卫生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近日接受了记者采访,对公众的一些疑虑进行了解释和回应。
无偿献血一直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血液是无价的,但血液从采集到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成本。根据《献血法》的规定,患者接受输血治疗时产生的费用包括了血站的制备血液费用以及医疗机构的储血费、配血费。这些费用是为了确保血液的安全和有效性,每一环节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和处理。目前,我国已有17个省份将临床用血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于备受争议的互助献血制度,该负责人指出,这是血液供应紧张时的应急措施,并不是常规的临床用血来源,也并非对患者及家属的强制要求。动员全社会参与无偿献血才是保障临床用血充足供应的主要措施。互助献血作为补充措施,在关键时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沟通和宣传解释不到位,部分地区存在将互助献血作为无偿献血的常规动员工作的现象,导致部分患者及家属产生误解。
卫生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强调,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卫生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互助献血工作。推动建立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工作机制,确保采供血能力与当地医疗服务增长相匹配,满足临床用血需求。还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献血与用血的认识,增强献血者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微微健康网认为,解决血荒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献血与用血的瓶颈问题。只有确保血液从采集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合法合规,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真正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中来。解决献血与用血问题仍是当务之急,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他相关问题才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