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福建35吨致癌金针菇引恐慌 被质疑行业潜规则

  • 生活知识
  • 2025-04-14 17:06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近日,福建省古田县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食品安全事件,当地查获了涉嫌添加非食用柠檬酸的金针菇,总量高达35吨。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民众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和恐慌,甚至有人质疑这是金针菇行业的潜规则。

事件发生后,记者迅速展开调查,以解开三大谜团:金针菇在加工过程中是否添加了非食用柠檬酸?这些金针菇是否已经进入了市场?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

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古田县工商局检查大队在大桥镇的一家食用菌农业专业合作社发现了问题。据大队长潘龙惠回忆,他们在例行巡查时发现了未标注“食品添加剂”的柠檬酸袋子。这些袋子的存在引发了他们的警觉,因为使用柠檬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应当明确标注。

潘龙惠介绍,执法人员立即采取了行动,查封了正在加工的金针菇,包括已经装袋和放在桶内的产品,合计近35吨。这些金针菇的来源已经初步查明,是安徽省蚌埠和盛柠檬酸厂出品。目前,这批金针菇已经被移交给古田县农业局进行调查。

古田县经贸局局长、食安办主任林世晴表示,由于食品级柠檬酸的价格较高,一些金针菇加工厂商可能会出于利益驱动,在加工过程中使用非食用柠檬酸代替食品级柠檬酸,以降低生产成本。这种做法对人体的影响尚未可知。

目前,这些金针菇是否添加了非食用柠檬酸,以及如果添加了对人体是否有害等问题仍在调查中。封存的柠檬酸已经被送到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将参照《食用菌卫生标准》,重点检测农残、二氧化硫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古田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黄有存表示,他们将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公众的饮食安全。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关注食品安全信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合规性,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