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预防从新生儿开始,疫苗接种助力防线
肝癌对人体的危害众所周知,其预防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最近,一项来自中国台湾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明确指出防肝癌可以从新生儿开始,通过接种特定疫苗,新生儿即可提高患肝癌的防御力。
台湾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自1984年起,对一批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观察他们成年后肝癌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中,仅有极少数患上了肝癌。而那些患病的人,主要是因为当初乙肝疫苗接种量不足。
这一消息被台湾大学的儿科博士张美惠称为“肝癌预防的好消息”。据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成军教授介绍,在我国,80%—90%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新生儿时期的感染尤为危险,如果不进行治疗,这些患者大约30—50年后可能因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通过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控制乙肝,无疑能够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的谢尧主任医师强调,新生儿应当在出生时遵循“016”原则注射乙肝疫苗。具体来说,就是出生时打第1针,一个月后再打第2针,六个月后打第3针。对于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成人来说,也可以参照这个标准分三次接种。
接种疫苗后,还需要检查是否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以确定接种效果。如果没有产生抗体,其保险系数会大大降低。对于已经产生表面抗体的人,尤其是婴幼儿,应该每隔一两年进行一次检查。如果抗体滴度不足,需要及时加强注射。
这项研究为我们预防肝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新生儿开始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对肝癌的防御力。这不仅是中国台湾的研究成果,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进步。让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研究和实践,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