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正式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这一新举措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迈入了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为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该《办法》,我国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即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这主要是根据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以及价格等因素进行划分的。对于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我国也明确了不同级别医师的处方权限。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明确规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这一措施旨在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误用,保障患者的安全。
在紧急情况下,如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这需要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在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办法》还强调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排名、内部公示和报告制度。这不仅包括对不同科室和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名和公示,还包括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汇总报告。
医疗机构还应当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异常情况开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等。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生产、经营企业在本机构销售行为的管理,对存在不正当销售行为的企业及时采取措施。这一《办法》的出台将有力地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发布实施,对于规范我国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有效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误用,保障广大患者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