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新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发布

  • 生活知识
  • 2025-04-13 04:44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发布:强调早期治疗与管理的重要性

日前,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编写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在山东省济南市正式公布。新版的《指南》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与管理提出了全新的理念与策略。

帕金森病,这一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万,且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7%。许多患者由于对该疾病的误解,往往将其视作年纪大了的“通病”,导致平均就诊时间延误超过半年。尤其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患者的治疗率尚不足40%,农村偏远地区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在旧版的《指南》中,通常建议在疾病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时,早期可暂不用药,而是通过运动等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新版的《指南》对此进行了重要的更新,指出帕金森病是一种随时间推移会逐渐加重的疾病,早期的病程进展往往比后期更为迅速。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神经保护性治疗。

药物治疗如左旋多巴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运动症状。由于医患双方对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存在担忧,八成患者的用药量不足,从而无法获得最佳疗效。新版的《指南》对此明确指出,早期小剂量(≤毫克/天)使用左旋多巴并不会增加异动症的发生率。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海波教授进一步强调,早期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可以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可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当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在药物剂量的选择上,“够用就好”,力求剂量最小化、疗效最大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最低。

对于帕金森病的患者来说,早诊断、早治疗、长期管理是关键。新版的《指南》的发布,无疑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为明确与科学的指导,有望提高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