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开设“同济药房”:QQ联系业务售卖假药
一个特殊的药品销售案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一种针对抗肿瘤药物的假药在网上泛滥,销售点甚至开设了自己的药房——“同济药房”,并通过QQ等社交媒体进行业务联系。此案件发生在无锡,并很快引起了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关注。
去年3月,无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控互联网信息时发现了这一线索。有人在互联网上开设了一家名为“同济药房”的网店,大肆宣传并销售所谓的巴西版、印度版易瑞沙、特罗凯等抗肿瘤药物。这些药物的来源令人质疑,留下的联系电话显示其在无锡。
由于执法手段的限制,无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无法进一步深入调查,于是立即将此情况通报给无锡市公安局。警方也从广州一知识产权打假机构获得了相同的情报线索,并立即启动网监、技侦等手段进行初步调查。经过一系列侦查手段,警方最终确定了涉案人员,并在多地展开行动,成功抓获了涉案的主要嫌疑人。
调查发现,“同济药房”的实际经营者为余莉。她销售的抗肿瘤药物来源于她的姐姐余波在广州的发货点。余波还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另一家名为“世纪药房”的网店,销售同样品种的假药。当警方深入调查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些假药的供应商中还包括一名外籍人士。
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抓捕行动,警方成功逮捕了涉案的所有关键人物,并在不同地点缴获了大量未售出的假药、药品包装以及防伪标识。警方还成功提取和固定了张海峰的药物销售提成记录、辛某和张海峰之间的假药销售邮件以及快递公司的收款记录等重要证据。
这一案件的破获标志着江苏省首次成功打击了一起由境外人员直接参与生产销售假药的犯罪活动。这不仅是对药品安全的一次重大保障,也是对跨境犯罪的一次有力打击。这起案件也提醒我们,在便捷的互联网购物背后,我们仍需保持警惕,确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