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亚硝酸盐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敲响警钟,为了守护百姓的餐桌安全,我国相关部门对亚硝酸盐的使用采取了严厉措施。微微健康网从权威渠道获悉,我国已全面禁止餐饮企业在各类经营活动中使用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
这一决策是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正式宣布的,标志着我国从食品卫生迈向食品安全的新时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司司长徐景和表示,此次叫停亚硝酸盐的使用,并加强对餐饮企业的安全培训,不仅是对概念的更新,更是对公众健康的高度负责。
亚硝酸盐,一类被称为“工业盐”的无机化合物,因其外观和味道与食盐相似,曾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业领域。作为食品添加剂,它在肉类食品中的应用尤其令人担忧。尽管亚硝酸盐可以使肉质食品颜色更鲜艳、保质期更长,但它同时也被认为是致癌物质。
过去,一些餐饮单位在制作熟肉食品时,为了追求肉色的新鲜和延长货架期而使用亚硝酸盐。由于使用量的难以控制以及残留量监控的困难,一旦超量使用,将极大地增加食品安全风险,甚至引发食用者中毒死亡事件。
鉴于此,卫生部和国家食药监局联合发布公告,明确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这一禁令适用于即时制作加工食品的餐饮单位,如餐馆、酒店、大排档、小吃店等,但不包括食品加工厂等生产部门。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卫生部等部门已经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这显示了监管部门在新的《食品安全法》下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的严格遵循——由原先的“无害可用”转变为“非必要不用”。
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几率较高,其毒性不容忽视。消费者摄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就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为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监管部门应严格控制亚硝酸盐的出售,购买时实行实名登记并向部门备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百姓的餐桌安全,让公众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