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健康网报道,在世界环境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这份报告揭示了我国环境质量的动态和挑战。
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城市空气质量基本维持稳定状态。细颗粒物(PM2.5)污染逐渐浮出水面,给我国环境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来应对。
吴晓青指出,个别外国驻华使领馆在我国境内开展的PM2.5监测活动并不符合国际外交关系及领事关系公约的精神,同时也有违我国环境保护法规。我们期望这些机构能够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停止发布可能引发误解的空气质量信息。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我国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74个城市发布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PM10、PM2.5、一氧化碳等在内的6项污染物指标的实时浓度值。这将为公众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空气质量信息。
在介绍《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时,吴晓青提到,按照老标准评价,我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9.0%,而超标城市仅占11.0%。采用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后,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问题逐渐凸显。从部分试点监测城市的监测结果来看,多数城市的细颗粒物超标,年均值为58微克/立方米。这一数据令人堪忧,也凸显了我国环境治理的紧迫性。
吴晓青还指出,中国的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以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以东地区。这些地区的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9%。这也提醒我们,在关注大气污染治理的水环境治理同样不容忽视。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需要国家环保部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出台更严格的法律规定,限制企业污水排放,积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鼓励植树造林,减少河道污染。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主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美丽的中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