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变革:从行政背书到市场选择》
一、政策风向与中央决策
近年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商标评选活动进行了重大调整。自2019年起,明确取消了主导的“著名商标”评选活动。这一决策的背后的理念是:品牌价值应当是由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选择来决定,而非行政背书。这一转变,旨在还原市场的本来面目,避免行政干预误导消费者,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二、地方实施与整改步伐
在这一大背景下,地方上的执行与整改情况也备受关注。初期,部分地区尝试通过转移认定权至“商标协会”等方式,变相延续评选活动,使得评比的公信力受到质疑。截至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地方部门完成了相关法规的废止工作,明确取消了“著名商标”的官方认证,企业自行标注的行为也宣告无效。
三、现行规定与监管新姿
现行的规定与监管措施更加凸显市场导向。禁止任何形式的品牌荣誉认证,仅保留违法违规企业的“黑榜”。行政部门不再参与评比或推荐,让品牌价值真正由消费者和市场竞争来自然形成。市场监管总局通过法规清理、企业合规检查等方式,建立起持续监督机制,防止地方或行业协会变相开展评选活动。
四、社会涟漪与深远影响
取消“著名商标”评选,无疑是消除了行政权力对市场的不当干预。这一变革推动企业回归以质量和服务竞争的本质,让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真实价值,减少因行政背书而产生的认知偏差。这不仅是一次市场规则的调整,更是一次市场理念的更新,预示着中国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开放。在这场变革中,我们看到了市场真正的力量,也看到了消费者日益增强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