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熟悉的文字或符号,虽然知道它们的存在,却不一定清楚它们的发音,比如“卍”和“卐”这两个符号。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两个字符时,很容易混淆。实际上,这两个符号虽然形似,却有着微妙的区别。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的走向完全相反。
这两个字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经过时间的洗礼,它们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一下如何区分“卍”和“卐”,以及它们各自代表的含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个符号的起源。据说,“卍”和“卐”最初源于梵文,是佛教的信仰象征。这两个字符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的古印度和欧洲,佛教的原生地就是古印度。也有观点认为它们是从中国流传出去的,商周文物中就有这两个符号的出现。
无论起源如何,“卍”和“卐”大多数情况下都被人们当作佛教的吉祥符号,象征着幸福和好运。
“卍”字,也被称为佛祖心印,是梵文当中刻在佛祖心口上的一种双“Z”符号,在藏语中被称为“雍仲”。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卍”字有了新的读音——wàn。唐朝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和文化差异,武则天作为一位的佛教徒,直接影响了佛教在中土的传播。她统一了“卍”的读音为“wàn”,并统一了“卐”和“卍”的写法。
“卍”的含义始终未变,它始终是佛教祥瑞符号的代表,象征了佛教徒最原始、最期望的信仰。因为“卍”有一种佛光普照的意思,所以许多藏族同胞会把它绘制在衣服、帷帐或房子上,祈求佛祖的赐福。
而“卐”字也读作wàn,它与“卍”字形相反,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来区分它们。最初,“卐”的含义与“卍”相同,都是梵文当中的符号,表示祥瑞、佛光。但经过历史的发展,“卐”的意义逐渐多样化。
例如,“卐”可以是梵文中的“吉祥海云”,代表着大海、天空之间的吉祥福照。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卐”可以作为一种诅咒的符号。在这个世界中,“正”必有“反”,因此与“卍”的祥瑞、福报相对应,“卐”则可能代表罪恶的诅咒。
在后期,将“卐”用作党的标志并绘制在旗帜上。尽管这一行为在当时并未引起强烈的反感,但在反法西斯主义盛行之后,“卐”字被世人所禁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法西斯主义的失败,“卐”字重新回归了佛教中祥瑞的含义。
符号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使用的人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寓意。无论是“卍”还是“卐”,最初都是脱胎于梵文,是祥瑞、美好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认知的变化,两者逐渐有了不同点,“卐”字更是被赋予了罪恶的含义。但如今,“卐”已经重新回归其原本的象征意义。
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