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2017高考吐槽数学「2017高考日语答案」

  • 生活知识
  • 2025-04-10 11:03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在2022年全国高考落幕之际,数学科目考试的讨论尤为热烈。一时间,“全国高考Ⅰ卷数学难出天际”等话题占据了各大网络热搜榜的前列。考生们的反响热烈,网友纷纷留言,有的表示“今年数学卷子的出题思路让人捉摸不透,文科生仿佛要当理科生用,理科生则像是在追寻华罗庚的脚步。”还有考生直言不讳地吐槽:“数学太难了,让人想哭,明年再见。”

对于考生来说,重要的是理解高考的本质。高考是一场选拔考,其目的并非要难倒所有考生,而是要通过考试来评估考生的相对水平。考生们不必因为题目难度而感到恐慌或失落。高考成绩的最终评定是基于考生在全省的排名和所填报志愿的。眼下,考生们最需要集中精力的是准备接下来的考试,而不是纠结数学的难易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所有考生都觉得数学简单,那反而说明试卷没有起到真正的选拔作用。评价选拔考试的命题质量,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命题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存在超纲现象;二是试题的难度是否有利于选拔,是否具有区分度。过难或过简单的试题都不利于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

从考生们的反馈来看,2022年全国高考Ⅰ卷数学考题似乎颇具挑战性。有媒体报道称,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表示未能完成全部试题。但这并不能真实反映考生的整体表现。以往的高考也常有考生抱怨题目难度,但最终的成绩分布仍然符合正态分布,高分和低分学生的比例保持在合理区间。对于数学考得如何,无需过分纠结,因为纠结无法改变任何事实。说不定那些觉得自己考得不好的学生,最终的高考排名会与预期相差无几。

今年的高考命题中,有一些方向性的变化值得关注和深思。题海战术已经不再适用。许多考生在考前做了大量的模拟题,但真正的高考题目却与模拟题大相径庭。这预示着单纯依靠刷题来获取高分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现在,各科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包括知识理解、概念掌握以及综合应用能力。一些学生反映题目难以理解,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有所欠缺。

这些变化要求学校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学校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匆忙教授完课程,然后依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相反,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与素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

一些老师也感到难以把握高考的“套路”。这正是高考命题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高考不应成为指挥学校教学的“指挥棒”,而应成为为学校教学提供评价服务的“服务器”。高中学校应坚持自主教学,为学生提供完整的高质量的高中教育,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面对未曾见过的题目也不会手足无措。

要实现学校和老师转变“应对考试”的思路,仅有命题改革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录取改革,使高考从单纯的选拔考转变为更具评价性的考试。高校在招生时,应将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指标,而不是唯一指标。这样有助于破除唯分数论和唯升学论,引导学校办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希望各位能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流产网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