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记者周琳子专访。随着2022年全国高考的落幕,浙江卷语文作文题成为焦点。青年、科技、人才等元素汇聚其中,考生和老师们普遍认为题目难度适中,但要写得出彩也并非易事。在此,我们特邀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市正高级教师郑可菜为大家深入。
面对高考作文的撰写,考生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和任务,基于命题所给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的形式与近年有所不同,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考生需从两段材料中提炼出具体写作内容,审题难度相对以往有所增加。这并非难以捉摸的“寓言化”、“隐喻式”材料,只要考生仔细阅读,仍能快速把握命题导向,确立作文立意。
引导材料中的两个文段表达清晰,指向明确。第一段着重介绍浙江省为推进“创新”而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助力“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第二段则强调新时代浙年在各行各业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三个实例生动说明。
结合写作指令中的“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命题的核心是引导考生思考“新时代青年如何发展自己”。具体而言,青年应在各行各业中勇担大任,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这与前几年的作文命题文脉相承,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在当下社会语境里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面对这一充满价值观的题目,我们不禁要问:在“无可辩驳”的、“正确”的立意下,如何写出具有思辨空间的议论文?如何避免成为“代言人”,展现自己的思考?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积极的追问来深化思维,搭建文章的逻辑层次。例如:青年除了“创新”外,还需要哪些品质和精神作为“底色”?现代化影响下,每个行业都首要创新吗?行业创新的前提是什么?是否需要在承袭式的“守正”“守业”的基础上展开?面对利好政策,有的人选择“求稳”,有的人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甚至选择“躺平”,对此如何看待?对于非高精尖人才的大多数青年,该持怎样的从业态度?如何在各行各业实现自我完成?
这些问题引导考生从人生观、择业观、从业观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思考。202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的期许与愿景是青年心事当挐云,但在宏阔的价值导向下,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可以质辩,可以讨论。
【浙江新闻+】
附上202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希望本文能为广大读者带来启示和帮助。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青年们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