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协同背景下,高考的热浪已经席卷而来,备考之战已至白热化阶段。关于高考作文,不仅是考生关注的焦点,更是整个社会热议的话题。在此,结合高中教学的实际,两位作者胡明桥与李维明老师为我们剖析了当下高考作文的趋势与热点。
敏感的语文教师或许已经察觉到,当前的高考作文愈发强调大局观和时政敏感度,偏向议论文方向。在这即将来临的高考中,作文题目可能涉及的热点事件和时政新闻究竟有哪些呢?让我们一同梳理这背后值得关注的社会话题。
不可不提的是建党百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2021年是中国建党一百周年,各种纪念活动所衍生的话题内涵丰富、热度高涨,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如正在开展的“赶考路上有我”征文活动,便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引导我们去关注这一历史时刻。
紧接着,孟晚舟女士的顺利回国事件,不仅展示了国家的强大,更是对“有国才有家”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这一事件给国人带来的启示是:国家的强大是人民安全和幸福的保障。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谷爱凌的崛起,同样值得关注。背后的文化影响力和新科技的应用,为我们展示了文化自信心和科技发展的力量。谷爱凌的成长经历和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体现了我们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提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
天宫号宇宙飞船的太空之旅,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关于科技强国、追求梦想的话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此防疫抗疫的持续战斗,让我们在困难中体验团结与奉献的力量,这也是高考作文可能涉及的重要主题。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热点——俄乌冲突。从高考的层面看,我们应重点关注国家安全话题,思考在新时代下,我们应如何居安思危、热爱祖国、艰苦奋斗。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旋律。诚信、爱国、团结、奉献、奋斗等价值观,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与积累素材的话题。
在这高考的冲刺阶段,无论是考生还是教育者,都应紧密关注这些热点事件和时政新闻,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为高考作文增添亮点。也要引导考生深入理解和思考这些话题背后的深层含义,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高考作文备考不仅是对知识的积累,更是对考生思辨能力、大局观和时政敏感度的全面考察。希望本文能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带来帮助和启示。
(作者胡明桥、李维明为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高中教师,同时也是河南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和河南教育学会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