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100个红色经典故事「100个红色经典文章」

  • 生活知识
  • 2025-04-07 18:12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在1938年的五月,滕代远(右)与他慈爱的父亲滕国权在延安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这张黑白老照片承载着深厚的父子情深,同时也记录了一个关于家国大义的历史瞬间。

故事要从1923年的秋天说起,那时滕国权是一个深明大义、辛勤耕作的老农民。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把唯一的儿子送到常德去求学,期望他能够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儿子负笈离家后,长达15年音讯全无,生死未卜。滕国权四处打听儿子的消息,得到的大多是令人心碎的空消息。他常常以泪洗面,寄托思念。

在全面抗战的烽烟中,1938年,滕代远已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担任了中央军委参谋长的职务。这一年,滕国权更加思念儿子,终于等来了好消息。一位从西北归来的同乡告诉他,他的儿子在延安担任了要职。滕国权激动不已,他典当了田产、东挪西借,凑足盘缠,决心去延安看望儿子。

从麻阳到延安,路途遥远,关山阻隔,对一位老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他说:“见不到我崽龙兆,我闭不了眼。”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行程,滕国权终于到达了延安。

在中央军委参谋部的门前,一个清瘦的老人以浓厚的麻阳口音询问儿子滕代远是否在此。当警卫员跑去报告时,滕代远惊喜万分。老父亲亲眼见到儿子的那一刻,热泪盈眶。他们父子紧紧握手,无言的情感在心中流淌。

滕代远在自己住的窑洞里,用微薄的津贴为父亲接风洗尘。他按照家乡的规矩,把鸡头、鸡尾和鸡胸都夹到了父亲碗里。父亲边吃边看着儿子,眼中充满欣慰。第二天,滕代远带父亲去大食堂吃饭,与他们一样吃窝头、咸菜、小米饭。

滕国权千里寻亲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人前来探望。他成了延安所有背井离乡的游子的“父亲”。此事也惊动了中央军委主席,他亲自写信邀请滕国权到家中做客。在主席家中,滕国权看到了简单的陈设,感受到了主席的亲切关怀。

滕国权在延安住了20多天,看到了黄土高原的贫瘠,体会到了小米饭、黄水汤的艰辛。但他也看到了这里的人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他深知儿子是干大事的人,为了不拖累他,他决定回到麻阳老家。尽管滕代远心中愧疚与不舍,但他明白父亲的大义与苦心。

送别前,他们拍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滕国权安详端坐,滕代远一身戎装站在父亲身后,另一边站着警卫员。这张合影成为了他们父子情深的见证。

此后,滕代远怀揣着这幅照片南征北战。这张照片也见证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红色佳话。这个故事被选送到麻阳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并留存下来,成为后人了解他们家国情怀的红色佳话。

上一篇:摇滚英雄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