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浮躁是什么意思(摒弃浮躁是什么意思)

  • 生活知识
  • 2025-04-07 08:27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文向尚瞰(读史专栏作家)曾经记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的管宁和华歆之间。这两位读书人,虽曾形影不离,却因不同的内心追求,最终分道扬镳。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管宁和华歆一同在田间劳作,突然挖到了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管宁眼神坚定,仿佛未闻未见,继续挥动锄头劳作。而华歆却未能抵住诱惑,他立刻被金子吸引,捡起金子仔细端详后,才心满意足地将其丢弃。

另一次,两人同席读书,外面的世界却传来官员的喧嚣声。管宁心无旁骛,继续沉浸在书海中。华歆的心却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他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到外面看热闹。管宁见状,对华歆的不专心和浮躁深感失望,加之之前金子的事情,他毅然割席分坐,面色凝重地表示不再与华歆为友。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世说新语》中,向我们展示了华歆的浮躁和见名利就动的性格。而管宁的高洁志趣则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定力和追求。浮躁,这种轻浮急躁的心理和情绪,在我们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里,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病。

我们身处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诱惑:香车宝马、霓虹闪烁、美食靓女、别墅洋楼……在这个时代,人们往往被利欲驱使,变得浮躁起来。做学问的人无法静下心来深耕细作,总想凭借炒作一举成名;经商的人不愿诚信经营,梦想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

浮躁是一种消极情绪,它能让人失去自我,成为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真正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智慧,以平和沉稳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和挑战。

那么如何戒掉浮躁呢?首先我们要淡化名利观,多一点清淡,少一点浮躁。我们应该从内心加以修养,精神是人生的本源,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孟子曾说,“损忿之心蓄于方寸”,做人应该志存高远,心无旁骛,不为利欲所动。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三种人生境界。第一种境界是选定目标,站得高看得远;第二种境界是刻苦学习,为实现目标奋力拼搏;第三种境界是持之以恒的追求后,成功正向你招手。有了这三种境界,浮躁之心自然会远离我们而去。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让我们都能保持一颗平静沉稳的心,不为浮躁所左右。只有通过内心的修养和淡泊名利的心态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丝念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