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构建全新育人模式
随着全国高考改革的持续深入,近日,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八省区正式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高考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至此,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启动新高考改革。
这些省份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方案,采用“3+1+2”考试模式。其中,“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1”指物理或历史中的一门选考科目,“2”则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两门作为学业水平考试。新方案不仅注重基础知识考查,更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新高考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取消了文理分科,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选择部分科目,不再受传统文理的束缚。这一变革为学生全面、多元和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体现了新高考改革以人为本、稳妥渐进的原则。
各地在实施新高考改革时,注重结合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方案。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表示,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多元化、可选择、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从“考什么、教什么”向“教什么、考什么”的转变。
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科学选拔人才,更有助于公平性的提升。国家教育考试指导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认为,新高考改革在文件里被表述为具有三个“有利”,其中特别强调学生的选择权,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新高考的实施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和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的大类培养、通识教育、学科融合等趋势与新高考改革相呼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大方向。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磊表示,新高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新高考的推进是分批次审慎进行的,这为各地提供了充足的观察与评估时间。特别是第四批和第五批新高考的省份,通过借鉴先行地区的实践经验,在各方面都准备得更加充分。一些学校也积极,如成都树德中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银川市教育局副局长姜俐冰表示,结合前四批的经验,他们在前期做了充分准备,包括启动高考改革信息管理平台和高中教师招聘计划,为新高考改革储备人才。
新高考改革是一场以人为本、稳妥渐进的变革,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科学选拔人才,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和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场改革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本文到此结束,流产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