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考生和家长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心仪的高校与专业,尤其是那些如吉林财经大学般,深受广大学子青睐的学府。
吉林财经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不仅是省内重点大学之一,更是众多立志学习财经类专业的考生和家长的心头好。为了生和家长一臂之力,吉林高考手机报《探访高校》栏目特别策划了对吉林财经大学的报道。通过视频报道的形式,带你一探这所高校的十四大学院风采,深入了解师资、专业以及就业情况。更有2019年各学院专业的招生计划,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更为直观、专业和详细的参考。
本期探访的焦点,是吉林财经大学的国际交流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一个承载着国际化教育梦想的学院。它的历史沿革颇为深厚,早在中外合作办学学位办文件的批准下,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展开合作办学。学院采取4+0办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享受普通本科生的待遇。学生还有机会赴澳大利亚深造,成绩优异者更有机会获得澳洲或查尔斯特大学的奖学金。更令人振奋的是,学校于2010年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签订协议,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这意味着国际交流学院的学生在获得商学学士学位后,更有机会赴纽卡斯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且有可能获得减免学分的待遇。至2012年,双方更是签订了本科2+2双学士培养项目协议,为学子们铺设了更为广阔的留学之路。
新闻与传播学院,一个孕育传媒人才的摇篮。该院创建于2004年,自那时起便不断壮大,为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院的学科建设也相当完善,会计学、金融学、电子商务等学科均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尤其是电子商务国际合作方向,更是为学子们打开了国际视野。
二、师资队伍风采
我们的学院拥有一支由十八位教职工组成的精英团队,其中十四位是专任教师。在这十四位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六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三人。令人瞩目的是,拥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六,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则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七。学院还得到了吉林省财政专项建设的财经舆情监测研究中心、中央财政专项建设的文化创意传播实验室和全媒体视听内容制作实验室的大力支持,配备了价值近四百五十万元的教学设备,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教学与科研双翼齐飞
自创建以来,我们的学院始终坚持培养“双翼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在这里,理论教学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实践教学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自身技能。为此,学院与吉林日报社、城市晚报社、新文化报社等多家新闻媒体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学院在校生达到二百五十八人,而多年来,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院多次荣获“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创先争优先进团委”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鼓舞。
本文结束之际,想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流产网始终致力于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帮助。也期待更多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编辑赵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