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作文水平的高低无疑是评判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把尺。作文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考察,更是对他们思想、生活阅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直观反映。在历年高考作文中,既有让人摸不着头脑、摇头叹息的零分作文,也有那些如璀璨星辰般耀眼、令人叹为观止的满分作文。
提及高考的满分作文,不得不提2001年的蒋昕捷,他以一篇古白话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惊艳全场,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这篇作文文笔飞扬,语言古雅,特别是运用古白话文纯熟流畅,读来颇有《三国演义》的味道。全文以“真英雄讲诚信”为主题,编织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死的感人故事,阅卷老师无不被其折服,一致给出了满分。
《赤兔之死》虽佳,却并非古文之巅。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全文仅有775字,却以古文写成,连阅卷老师都有许多字不认识,惊动了古文专家。这篇作文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古文的韵味,“呱呱小儿,但饮牛湩,至于弱冠,不明犍状”,如果没有注音,至少五六个字难以辨认。其实这句话描述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无知与的过程。
这篇作文名为《绿色生活》,出自一位名叫王云飞的考生之手。当时他是江苏省如皋中学的一名学生。这篇古文作文进入阅卷环节后,老师看到第一句就有些发懵。怀着好奇的心情继续阅读,却发现越读越心惊,就连资深语文老师也有许多字不认识。
这篇作文到底是剑走偏锋、吸引眼球,还是真才实学的展现呢?阅卷老师也拿不准,于是将这篇作文提交给阅卷组长。幸运的是,阅卷组长正是对古文有深厚研究的吴新江老师。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为这篇作文写下了2000字的注释,才算是解读清楚了这篇古文的真正含义。
文章内容深刻,以历史与现代生活的对比来突显现代生活的困窘和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文围绕环境保护进行深入写作,措辞用句恰到好处,是一篇高水平的作文。更难得的是,这位学生的古文功底确实不凡,用词用典都显得极为熟练。阅卷组一致认为,这篇作文应当获得满分。
那么,为什么王云飞同学会有如此深厚的古文功底呢?很多人以为他出自书香门第,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他对《尚书》、《史记》等古籍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中时期,他常常通过阅读这些古书来疏解压力。
王云飞最终以384分的高分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录取(当时江苏高考满分480分)。至于为何没有选择自己喜爱的古文专业,王云飞表示,国家要发展,自然科学必须走在前列。他希望通过科技报国,同时将中国古典文学融入现代建筑之中。
本文至此结束,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王云飞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古文的传奇,更是一个关于坚持、热爱与责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