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段,尤其是面对妇科疾病的困扰,更是需要格外谨慎。其中,盆腔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如果在孕期患上,无疑会给准妈妈们带来不小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一下孕期盆腔炎的治疗与注意事项。
专家指出,孕期患盆腔炎具有诸多潜在危害。其中,最令准妈妈们担忧的便是容易导致宫外孕的风险。虽然宫外孕的成因多种多样,但临床发现,输卵管炎是主要原因之一。当输卵管发炎后,管腔可能狭窄、变形,受精卵无法顺利通过,只能种植在输卵管内,进而发育。随着胚胎的逐渐发育,输卵管的破裂、大出血等危险情况可能发生,甚至可能危及母婴生命。这一问题绝对应该引起每位准妈妈们的高度重视。
除此之外,孕期患盆腔炎还容易引发流产。盆腔炎性刺激会导致盆腔充血,子宫也会受到波及而充血变软。这种充血使得子宫更贴近直肠,压迫骶神经产生下坠感。子宫压挤直肠,刺激直肠粘膜收缩而引起排便。在怀孕期间,盆腔与子宫的充血更为明显,如果炎症波及直肠,就可能刺激直肠而发生腹泻。而这种频繁的腹泻,有可能导致刚刚着床的胚胎发生流产。
那么,怀孕期间如何治疗盆腔炎呢?这需要准妈妈们前往专业的妇科医院寻求治疗。由于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期盆腔炎的治疗需要特别对待。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在孕期,许多药物属于禁忌用药,因此准妈妈们应在经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 目前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控制症状,权衡利弊进行治疗。待生育后,再规范系统地治疗盆腔炎。
3. 不要因为患有盆腔炎而盲目选择流产,因为流产本身也可能加重盆腔炎或带来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如出血、不孕等。
在此,专家提醒广大准妈妈们,如果在孕期患有盆腔炎,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不要自行盲目治疗,或者长时间拖延不治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流产等潜在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