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揭示症状的演变
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包膜出现血肿,三周后的创伤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这些症状,我们称之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其表现多样且逐渐恶化。
患者会出现慢性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头痛如持续的雷鸣般困扰着患者,伴随恶心呕吐,甚至可能出现复视。检查眼底时,会发现视盘水肿。偶尔,患者会遭遇癫痫或中风的突然发作。
智力上的障碍及精神症状也逐渐显现。记忆丧失,理解力下降,反应迟钝,常常困扰着患者。夜晚失眠多梦,白天则容易疲劳,情绪波动大,易怒,甚至出现精神障碍。
接着,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的出现更为严重。可能表现为偏瘫、失语、同向偏盲,甚至偏侧肢体的麻木。局灶性癫痫等更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可能出现。
对于儿童患者,其表现也有所不同。常常出现嗜睡,头部增大,囟门突出,抽搐以及视网膜出血等症状。
随着疾病的进展,到了晚期,患者可能陷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四肢瘫痪,去皮质强直发作,癫痫发作频繁,体检一侧或两侧Babinski征阳性。患者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
国外医学界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将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症状分为四级。从意识清晰、轻度头痛、轻度神经功能缺失或无症状(Ⅰ级),到定向力差或意识模糊、轻偏瘫等神经功能丧失(Ⅱ级),再到木僵状态、对疼痛刺激反应适当、有偏瘫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Ⅲ级),最后到昏迷、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去皮强直或去皮状态(Ⅳ级)。这一分类更为详细地描绘了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症状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