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许多患者在静默中遭受其侵袭,早期毫无征兆。只有通过针对性的检查,才能揭开乙型肝炎的真实面纱。但相较于治疗,预防乙型肝炎更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筑起有效的预防屏障呢?
管理感染源是首要任务。乙肝患者的隔离期并非固定,对于住院患者,当肝功能稳定时即可出院。HBsAg携带者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尤其是从事食品行业和护理行业的人员。在急性期恢复后半年内持续正常,HBsAg转阴者方可恢复原工作。而对于慢性患者,则需要调离直接接触食品和护理的岗位。在疑似病例确诊前,必须暂停其原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筛选献血者。
切断传播渠道是关键。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防止医疗交叉感染,确保一人一针一管的消毒措施得到严格执行。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对血液污染物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对于血液产品的管理也必须加强。
保护易感人群也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一环。乙肝疫苗安全高效,只需按照0、1、6月的程序进行三角肌肉注射即可。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和其他免疫受损者,应加大接种剂量或次数。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可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特别是对于HBeAg阳性的母亲所产的新生儿。
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因此预防乙型肝炎需要从源头做起,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播途径。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当身边有人感染乙型肝炎时,必须做好隔离措施,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侵袭,守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