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膜下血肿常伴随严重的脑挫伤,病情往往被分类为严重的脑损伤。患者伤后的原发性昏迷通常较深,对于复合性硬膜下血肿,中间清醒期极为罕见。多数情况下,患者的意识障碍会呈现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即使意识障碍程度有所提高,这种改善也是短暂的。随着血肿的逐渐形成,脑疝可能迅速形成,使患者陷入深昏迷状态。
与单纯的脑挫伤相比,急性硬膜下血肿导致的颅内压增加更为显著,患者伤后的意识障碍更为严重。颅内压增加的症状,如呕吐、躁动等也更为常见。生命体征变化明显,包括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呼吸脉搏缓慢以及体温升高等。
早期脑功能区受损以及血肿的压迫可能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例如,可能出现中枢性面舌瘫、偏瘫、失语症以及癫痫等。同侧瞳孔扩大、眼球固定、对侧肢体瘫痪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无效,可能迅速恶化,出现双侧瞳孔扩大、去皮质强直、病理呼吸等症状,使患者进入濒危状态。
对于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需要考虑头部创伤史、受伤原因和受伤机制。如果原发性昏迷时间长或意识障碍加深,颅内压增加,特别是早期出现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应高度怀疑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性。此时应及时进行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有意识障碍和典型小脑幕疝的患者,根据受伤机制和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血肿的可能性。对于这类患者,应进行快速钻孔探测,如有血肿,需及时释放液体进行早期减压。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