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全血管炎,其病因尚未明确。它主要影响主动脉弓发出的大、中动脉,特别是颞动脉。该病症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发病率在50岁以上人群中达到每年15-30/(10万),男女比例为1:3。尽管在欧美老年白人中更为普遍,但中国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此病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减肥等。头痛是其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位于一侧或两侧的颞部,表现为针刺痛、灼痛或钝痛,可能是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还会出现间歇性运动障碍,如吞咽或语言停顿、上肢间歇性运动障碍、下肢间歇性跛行等。眼部表现包括复视、眼睑下垂、暂时性视力障碍等,这是巨细胞动脉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止失明的重要原则。
除此之外,颈动脉、腑动脉和其他动脉也可能受到累及,出现相应的症状。约40%-60%的患者会伴有风湿性多肌痛,表现为对称性颈、肩胛带或骨盆带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适、晨僵等。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可能显示轻至中度正色素性贫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特殊检查包括病理检查、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血流图,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诊巨细胞动脉炎。
诊断巨细胞动脉炎的标准由美国风湿病协会在1990年提出,包括发病年龄大于50岁、新出现的头痛、间歇性运动障碍、动脉异常以及动脉活检异常等三项阳性指标即可确诊。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复杂的病症,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来做出诊断。理解其病因和病理变化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