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临床表现
脑脓肿的临床表现因脓肿形成的速度、大小、部位及病理发展阶段而异。以下是其主要表现的四个方面。
1.急性感染与全身中毒症状
大多数患者都有原发性病变感染的历史。经过不同的潜伏期后,表现出大脑症状及全身表现。初期可能表现为紧急性的发烧、寒冷、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嗜睡或躁动、肌肉疼痛等。检查可见颈部阻力、克氏症和布氏症阳性,周围血液增加。这些症状可持续1-2周,也可能持续2-3个月,症状严重程度不同。经过抗生素治疗后,部分患者可痊愈。随着感染局灶性发展,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逐渐缓解,局灶定位症状和颅内压增加症状逐渐明显。若此组症状不明显,则为潜伏期,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2.颅内压升高症状
颅内压升高症状可出现在急性脑炎阶段。随着脓肿的形成和增大,症状进一步加重。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是其主要特征。头痛主要在受影响的一侧,场外脓肿则以枕部和额头疼痛为主,并涉及颈部疼痛。疼痛持续不断,并有阵发性加重,通常在早晨或用力时加重。呕吐可能是喷射性的。检查眼底,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视盘水肿。随着诊断手段的改进和早期治疗,视盘水肿的比例有所下降。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和意识障碍,如表情冷漠、反应迟钝、嗜睡、易怒等,若陷入昏迷则为晚期症状。
3.局灶定位征
根据脓肿的位置、大小和性质,会出现相应的神经定位症状。如果涉及到主半球,可能会出现各种失语症。若影响运动、感觉中心和传导束,会出现中枢偏瘫和偏侧感觉障碍,或因运动区域的刺激而出现各种癫痫发作。视觉道路受影响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同向对侧盲。额叶常见人格变化、情绪和记忆障碍。小脑脓肿常出现水平眼震颤、共济障碍、头部强迫等局限性体征。
4.危象
当脓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发生脑疝,特别是颞叶和小脑脓肿。脑疝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处理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另一危象为脓肿破裂,破脓可进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形成急性化脓性脑室炎和脑膜炎,患者可能突然发高烧、昏迷、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或癫痫发作。
诊断
综合分析病史、临床表现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脑脓肿,其中CT检查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脑脓肿大多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所以患者常有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炎症病史。在此基础上,经过一段潜伏期,患者出现化脓性脑炎的症状和体征,经过抗生素等治疗,病情缓解后再次出现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和局灶定位体征,应首先考虑脑脓肿的可能。进一步通过辅助检查,大多可以明确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