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调控着多种生理功能。当脑内多巴胺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导致行动迟缓、站立不稳、手抖、冲动难以控制等症状的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
近日,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帕金森诊疗中心的邹海强主任医师,在医联媒体的直播间与公众分享了关于帕金森病的专题知识。邹医师深入探讨了一系列关于帕金森病诊断治疗的问题,并强调了心理健康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7%,且患者数量正在逐年增长。这一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还可能导致认知障碍、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和照顾者的负担都会增加,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和医疗压力。
帕金森患者的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是两大核心问题。运动症状包括行动迟缓、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当患者出现剂末现象、异动症以及冻结步态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精神障碍方面的表现也不能忽视,如冲动控制障碍等。约14%的帕金森患者会出现此症状,表现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如病理性、强迫性购物和强迫性进食等。邹医师指出,冲动控制障碍与帕金森病本身及抗帕金森病药物有关,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由于帕金森病的病程较长,病情会逐渐加重,因此采取全程管理、综合治疗及早发现早治疗是必要的。在病程中,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初期3-5年内,药物治疗效果良好,进入所谓的“蜜月期”。在此期间,合理选择药物、个体化用药及科学用药剂量可延长蜜月期。但当蜜月期过后,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出现运动并发症等症状,此时可考虑合并手术治疗。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是目前主要手术选择之一,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邹医师还强调,手术治疗存在窗口期,应在药物逐渐失效至出现明显认知障碍或平衡障碍之间进行选择。年龄也是手术的重要考量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疾病的长程管理至关重要。同时提醒广大患者朋友珍惜治疗时机,及早行动,共同抗击帕金森病。总体来说,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对于患者而言,任何不寻常的身体反应都应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心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务必不要随意使用或更改药物。
在纪念世界帕金森日的特殊日子里,我们聚焦于心理健康,全面探讨疾病的全程管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直播内容,深入了解这一重要话题。观看直播回放:帕金森日专题——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疾病的全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