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哮喘日即将到来,让我们关注儿童哮喘这一日益严峻的问题。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且近年来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已达到3.02%。
儿童哮喘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气道炎症、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道症状,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也是其特点之一。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这主要与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以及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有关。
家长应该加强对儿童哮喘的认知,提高防治意识。如果孩子出现频繁喘息、反复咳嗽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治疗,因为这可能是哮喘的信号。
例如,希希是一个2岁半的孩子,近一年因反复“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住院五次。经过详细诊断,发现她对尘螨、蟑螂及鸡蛋白过敏,最终确诊为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经过积极治疗后,目前状况得到控制。
另一个例子是6岁半的小明,他在天气变化时容易出现流涕、咳嗽等症状,每年有7-8次,每次持续2-6周。之前被诊断为感冒或支气管炎,但治疗效果不佳。最终,经过详细诊断,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并经过抗哮喘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
檀卫平教授提醒,孩子频繁喘息发作或反复感冒咳嗽不愈,都有可能是哮喘的信号。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哮喘专科就诊,确定是否为哮喘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关于儿童哮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例如,哮喘是由过敏引起的吗?哮喘不治疗自己会好吗?针对这些问题,檀卫平教授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不可否认哮喘与过敏密切相关,但哮喘的发生并非仅与过敏有关。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应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患儿的过敏状态,协助诊断。但过敏状态检测阴性不能作为排除哮喘诊断的依据。
至于哮喘不治疗是否会自己好,临床中确实会遇到一些哮喘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大、免疫力的增强,哮喘发作频率会减少,甚至痊愈。但哮喘的反复发作会对孩子的呼吸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哮喘的控制治疗应越早越好。
儿童哮喘是一种完全可以控制甚至可逆的疾病,家长应该提高认知,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关于哮喘治疗的深度解析
儿童哮喘,这一慢性疾病的阴霾,长时间笼罩在无数家庭之上。关于它,有许多问题让家长忧心忡忡,比如是否需要长期治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影响、除了激素还有其他哪些药物选择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专家檀卫平老师的解读,深入了解儿童哮喘的治疗。
哮喘真的需要长期治疗么?
是的,儿童哮喘作为慢性疾病,的确需要长期的治疗。这背后的原因源于儿童哮喘的异质性疾病特性,慢性气道炎症是其主要表现。即便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这种炎症依然存在,因此药物需要长期作用以控制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治疗过程大致需要一年半到两年,部分患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家长切勿擅自减药或停药,以免导致哮喘再次发作。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会影响孩子身高吗?
这是许多家长关心的焦点。作为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ICS(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其长期使用是否会限制孩子的生长成为家长们心中的疑虑。实际上,对于轻度至中度持续哮喘的儿童,短期内可能会有生长受限的情况,但这并非长期的累积效应。与哮喘可能带来的风险相比,激素的影响显得微乎其微。换句话说,从长远来看,没有证据表明ICS会影响儿童的最终身高。
哮喘治疗除了激素还有其他选择吗?
当然!尽管ICS是主流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家长对其有所担忧。这时,白三烯调节剂(LTRA)作为一种非激素类抗炎药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它能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导致的各种不良症状。在临床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LTRA的一种,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的治疗。但单独应用的效果不如ICS,因此医生对于控制不佳的患儿通常会建议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
哮喘患儿需要限制运动吗?
不!恰恰相反,鼓励哮喘儿童进行适当的运动更为重要。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肺功能发育、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运动需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不必过于激烈。对于肥胖的哮喘儿童,增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尤为重要。
哮喘会遗传吗?
是的,哮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基因变异是一个因素,但近年来哮喘发病率的增高更多地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
患哮喘的孩子能接种疫苗吗?
当然可以!儿童期疫苗接种是预防一系列严重疾病的有效措施。哮喘本身并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在哮喘的维持治疗阶段,孩子可以在接受中低剂量吸入激素或(和)白三烯受体拮剂治疗的同时接种疫苗,无需停药。急性发作期或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需要暂缓接种。
儿童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共同参与、共同管理。通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大部分儿童哮喘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檀卫平老师作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党支部书记、呼吸/免疫专科的主任医师,对此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作为对哮喘及相关疾病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该专家团队在儿童哮喘的诊疗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他们不仅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建立了儿童风湿免疫专科,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儿童风湿免疫疾病诊治中心,更在过敏原检测与脱敏治疗、肺功能检测及纤维支气管镜项目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儿童雾化中心的设立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为儿童哮喘的规范管理路径做出了典范。
该专家在学术领域也有着丰富的成就。他曾在2000年作为广东省与日本兵库县的友好交流研修员,赴神户大学进行深度研修学习。在科研方面,他主持了多项广东省级科研基金项目,参与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0余篇论文,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还担任了多个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人文建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学会儿童过敏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等。他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广东省,更是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专家。他的工作成果和学术贡献受到了广大同行的高度认可。《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的职务更是对他专业地位的肯定。
(通讯员:张阳、刘昕晨)为该专家团队的工作和成就进行了及时的报道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他们在儿童健康事业上的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