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行的增持情况(2023-2024年)
增持概况
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的期间内,中央汇金对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进行了显著的增持操作。针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以及中国银行,汇金的增持规模超过10亿股。其中,工商银行被增持约2.87亿股,农业银行约4.01亿股,中国银行约3.3亿股。这些增持行为耗资约52.29亿元。建设银行的增持量虽然也达到了7145万股,但因为本次讨论主要聚焦于“三大行”,所以这里的讨论不包括建设银行。
增持背后的动机
市场信心稳定:观察历史数据,我们会发现中央汇金的增持时点往往选择在市场相对低迷的时期。这些增持行为通常被视为一种市场企稳的信号,预示着市场即将迎来回升。
长期价值导向:汇金选择增持的是那些具有高股息率(约6%)和低估值(PB约0.47x)的国有银行股。这样的选择明显带有引导资金关注基本面稳健的资产的意图。通过增持这些银行股,中央汇金向市场传达了对这些银行长期价值的认可。
二、未来的动态(以2025年为观察点)
长城资产的股权划转
在2025年2月,财政部将长城资产的73.53%的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央汇金。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中央汇金作为国有金融资本统一持股平台的角色,可能预示着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体系的进一步整合和调整。
市场影响
中央汇金的增持行为被视为金融市场的一剂“强心针”。通过增强核心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这不仅提升了其风险抵御能力,同时也抑制了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这样的增持行为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历史参考与总结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央汇金通过增持银行股的方式在稳定市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2024年2月,汇金扩大了ETF的增持范围,推动了A股市场的一次显著反弹。对于具体的银行持股比例等细节信息,如有需要,可进一步查询相关资料或数据。中央汇金的增持行为是出于对市场长期价值的认可和对市场稳定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