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带来慵懒的气息,让人不禁想要沉溺于舒适的氛围中。一些人却因为过于懒散而引发健康问题,甚至出现懒病症状,足不出户、日夜颠倒,同时常常失眠。对此,中医师们指出,春天是养肝的好时机,若肝气不疏,则心神不宁,容易失眠。我们应该避免熬夜,走出户外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中医的观念中,养生必须顺应时令节气。春天的养肝尤其重要,不仅要关注肝脏本身,还要注意肝经的功能。北市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王志行表示,在中医五行观念中,肝属木,春天正是树木生长的季节,也是养肝的最佳时机。若肝气不畅,不仅会影响睡眠,还会影响情绪。
王志行医师发现,近期门诊中不少患者主诉晚上失眠、肠胃不适等症状,其根本原因在于肝气不疏以及脾胃不和。肝主管脾升胃降,若全身气机不畅,就会导致脾升胃降不通,进而引发心神不宁、睡眠不佳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王志行建议,春天应该疏肝和胃,调脾安神。多进行户外运动或野外踏青,多晒太阳,使气机通畅。这样心情才会愉悦、开朗,这是春天养生的关键所在。养好肝气,才能在夏天来临时避免不适症状的出现。
在饮食方面,为了疏肝和胃,我们应该避免冰冷、烧烤、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为了促进气血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适量增加绿叶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的摄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还能为身体注入活力和能量。
春天是养肝的好时机,我们应该顺应时令节气,注意养生。通过户外运动、晒太阳、调整饮食等方式来疏肝和胃、调脾安神,保持身体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春天的气息中享受生活的美好。